男女主角分别是刘嘉郭晓燕的女频言情小说《重生1979,身边躺着女知青刘嘉郭晓燕全局》,由网络作家“明月松涧”所著,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,本站纯净无弹窗,精彩内容欢迎阅读!小说详情介绍:“你说什么?你同意?”“对,考完就去公证处公证。”刘嘉面色平静,声音当中听不出任何情绪。这个时候不时兴离婚。去公证处公证一下,拿完信,两个人就没有关系了。这倒也好,速战速决。重活一世。刘嘉不会再把重心放到郭晓燕的身上。作为一个过来人,刘嘉深知,1979年充满了变革跟机遇。眼下自己要跟上时代潮流,而不是跟她一直纠缠下去。看刘嘉若有所思,郭晓燕又一次挺直腰杆。“刘嘉,你别欲擒故纵,以为这样就能引起我的注意?”“我告诉你,你别痴心妄想了!”“当时嫁给你就是权宜之计,我怎么可能真的做你的妻子!”前两天,得到自己要离婚的消息,刘嘉还寻死觅活。说死也不同意离婚。让他做郭家的上门女婿都行。现在竟然这么爽快地同意了,怎么可能?一着急,郭晓燕直接把心...
“对,考完就去公证处公证。”
刘嘉面色平静,声音当中听不出任何情绪。
这个时候不时兴离婚。
去公证处公证一下,拿完信,两个人就没有关系了。
这倒也好,速战速决。
重活一世。
刘嘉不会再把重心放到郭晓燕的身上。
作为一个过来人,刘嘉深知,1979年充满了变革跟机遇。
眼下自己要跟上时代潮流,而不是跟她一直纠缠下去。
看刘嘉若有所思,郭晓燕又一次挺直腰杆。
“刘嘉,你别欲擒故纵,以为这样就能引起我的注意?”
“我告诉你,你别痴心妄想了!”
“当时嫁给你就是权宜之计,我怎么可能真的做你的妻子!”
前两天,得到自己要离婚的消息,刘嘉还寻死觅活。
说死也不同意离婚。
让他做郭家的上门女婿都行。
现在竟然这么爽快地同意了,怎么可能?
一着急,郭晓燕直接把心里的想法说了出来。
刘嘉抬起头,平静地看着郭晓燕。
“我知道,你一直在等城里的那个青梅竹马,这婚还是离了吧!”
郭晓燕目瞪口呆,清澈眸子当中满是不可置信。
甚至,郭晓燕接触到刘嘉的目光都感觉有些心虚。
刘嘉说的是事实。
可是,他们的婚姻本来就是一场算计,自己对他一点感情都没有!
更让郭晓燕震惊的是。
他的目光平静且陌生,自己都有些不认识了。
心中升起淡淡失落,郭晓燕低头说了一句。
“这可是你说的,到时候别反悔!”
“不会。”
刘嘉说着走到门口的水缸旁,直接舀了半瓢水,咕嘟咕嘟地喝起来。
再次品到记忆当中的味道,刘嘉只觉得爽快。
一瓢水喝下去都不解气!
看着刘嘉的背影。
郭晓燕皱眉沉思。
虽然刘嘉同意离婚,自己心中有些失落,可郭晓燕还是希望事情能够顺利进行。
自己不可能一辈子待在农村,也不可能真正嫁给刘嘉!
父亲可以解决刘嘉的工作,还有他的户口问题,这对于土里刨食的老百姓来说,这就是光宗耀祖!
要知道,现在很多人挤破头皮都没办法把户口迁到城里。
刘嘉能够想通,也算是他开窍了。
而清醒过来的刘嘉,此刻想的却是明天的高考。
上一世,因为郭晓燕的事情,刘嘉烤了个稀烂。
现在,刘嘉必然不会放过这千载难逢的机会!
高考,上大学,这也只是刘嘉计划的开始。
大学生的身份,可是很多地方的敲门砖。
含金量,太高了!
喝水就喝了个半饱。
刘嘉转身去厨房,想看看有什么吃的。
可刚进门,刘嘉鼻子就有些发酸。
大锅台,黑灶头。
旁边放着几块晒干了的木头。
这是自己上一辈子无数次梦到的场景。
本能地掀起开锅盖,刘嘉看到锅里盖着两个饼子,两个白面馒头。
馒头旁边,是一个有豁口的碗。
碗里放着两节腌萝卜。
来不及加热,刘嘉抄起一个饼子,就着咸菜吃起来。
一会儿再把高考资料翻一翻。
明天准备考试。
听到身后有脚步声,刘嘉并没回头。
不用想也知道,肯定是郭晓燕。
“我想了想,咱们还是把话说清楚。”
“你同意让我父亲给你找城里工作和解决户口问题吗?”
“还是要钱?”
刘嘉一愣,转头反问。
“郭晓燕,你以为钱能解决一切吗?你这思想素质也太低了!”
郭晓燕脸色涨得通红,胸脯也跟着一起一伏。
这个整日里在土里打滚的男人,居然说自己素质低!
强忍着心里的怒火,郭晓燕又看了看刘嘉。
“可你总得挑一样吧!”
“那就考完以后再说,现在,谁也别影响谁。”
刘嘉的冷漠让郭晓燕无法接受,甚至开始琢磨,刘嘉是不是故意的!
他心里一定有想法,只是现在不说!
他想这样气自己。
到时候自己考不好了,也就回不去了!
要不,就是想狮子大开口,现在不好意思说出来。
肯定是这样的!
转头看到刘嘉正在看书。
郭晓燕直接一声冷哼,目光当中也充满不屑。
“做什么样子,明天就要高考,现在才知道用功,早就完了!”
......
两个小时后,日落西山。
从拿起书本到第二天一早,郭晓燕赌气没有跟刘嘉讲一句话。
刘嘉也懒得理她。
第二天。
天还不亮,刘嘉就来到考场,脸上一片自信。
考点还没有开放,门外,一排自行车摆的整整齐齐。
不远处,来参加考试的考生们三五成群,正在小声的说着什么。
因为政策允许,前来高考的,还有一些社会上的青年,甚至还有些大老爷们儿。
虽然年龄不同,但大伙脸上全都是豪气饱满。
刘嘉感慨。
看来,恢复高考政策真如同一夜春风,将大多数青年的生活都吹起层层涟漪。
旁边几个人神情严肃,现在还在低头看书。
刘嘉则不同,在自己看来,高考的那些知识点简直手拿把掐。
时间一点点过去,很快考点大门打开。
刘嘉跟其他人一样,将挎包放到固定的位置,接着朝考场走去。
虽然跟郭晓燕在同一个考场,可刘嘉并没有过多的注意郭晓燕那边。
考试的铃声刚一响起来。
刘嘉便拿起笔,迅速审题。
语文一直是自己的强项,所以不到半个钟头,刘嘉交卷。
监考老师是一个略有些秃顶的老头,接过试卷的时候叹了一口气。
高考虽然恢复,可什么样的人都想试一试。
像这种只用半个钟头就交卷的人,实在是浪费国家资源!
可目光触及到卷面上密密麻麻的字。
监考老师一下子愣住。
扶了一下黑框眼镜,监考老师脸上露出惊愕之色。
卷面工整,字迹清晰。
这可不像是胡乱作答的!
刚回到座位,监考老师便开始悄悄的审答案。
竟然,几乎......全对!
......
看到刘嘉早早出去,郭晓燕又翻了个白眼。
早就知道他考不好,果然没有想错!
又过了将近二十分钟的时间。
郭晓燕这才交卷。
刚一出门,郭晓燕便开始寻找刘嘉的身影。
大树下。
刘嘉正在啃馒头。
郭晓燕有些迟疑,可还是朝刘嘉那边走去。
这时。
一道声音突然传来。
“晓燕,等一等。”
郭晓燕一愣,随即脸上露出欣喜之色。
“爸,你怎么来了?”
郭致远一身中山装,笑着朝郭晓燕走来。
“等你半天了,那个刘嘉......有没有出来?”
郭致远略有些驼背,笑容却很慈祥。
好几年不见女儿了,一看到就觉得亲。
只是想到传闻当中的女婿,郭致远的心还是会不由自主的往下沉。
这几年,女儿受苦了。
郭晓燕小跑着来到郭致远身边,挽住郭致远胳膊的时候,努了努嘴。
“那不是吗?大树底下呢!”
话音刚落,郭晓燕又提高声音喊了一句,“刘嘉!”
刘嘉回头,一眼便看到上一辈子的老丈人!
他怎么亲自来考场了?
刘新国一直看着刘嘉,眼珠子都不带动一下的。
身后,秦春燕面色紧张,把手里的野菜都攥成了一小绺。
“外面传的那些事儿,是真的不?”
刘新国没有回答刘嘉的问题,又不相信的问了一句。
在场的人都清楚,那些事儿,指的肯定不只是跟张大喇叭吵架的事,最主要的,还是跟郭晓燕离婚这件事。
刘嘉点点头。
“是真的,哥,你今天穿的真精神,嫂子身上穿的是的确良吧,挺好看。”
刘新国没好气的瞪了刘嘉一眼。
“都啥时候了,还有心思看这些,你过来,我有话跟你说。”
说着,刘新国转身又看向秦春燕。
“你跟晓燕进屋歇着吧,外面热的慌。”
秦春燕慌忙嗯了一声,放下野菜,拉着郭晓燕便走进北屋。
刚才没进门的时候,刘新国就跟秦春燕商量好了。
如果离婚的事儿是真的,他们就分头行动,一个劝刘嘉,一个劝郭晓燕。
老话都说了,宁拆十座庙,不破一桩婚。
但凡能有一星半点过下去的可能,说什么也不能让他们这个小家给散了。
刘嘉也没拒绝,低眉顺眼的跟着刘新国走。
对于这个大哥,刘嘉还是很尊敬的。
一年下来,分的粮食就那么点儿,都说半大小子吃死老子,他们家一下子占了三个,所以吃不饱是经常的事。
刘嘉记得,为了能让自己填饱肚子,大哥经常饿着。
以前,每当自己饿的眼前冒星星的时候,刘新国总会从怀里变出点东西来。
只是上一辈子自己糊涂,见了郭晓燕,猪油就蒙了心,甚至为了不跟郭晓燕分开,还跟刘新国撕破了脸。
现在想想,以前办的都是什么事儿啊!
刘嘉正在走神,前面的刘新国突然停下。
两个人来到南屋墙根底下,刘新国这才压低声音开口。
“你是咋想的?好不容易娶回来的媳妇儿就这么离了?以后你的日子还过不过?”
刘嘉抬头,对着刘新国嘿嘿一笑。
“哥,瞧你说的,这没有媳妇还过不了了?说不定,离婚以后我很快能开辟出一片新天地来。”
“你就吹吧,当初你咋跟我说的,你说娶了郭晓燕,就是新生活的开始,你要开辟一片新天地,是不是你说的?”
刘新国搬出当年刘嘉的原话。
刘嘉立刻臊的满脸通红,恨不得伸手挡住额头。
“几年前的事,你还记得那么清楚干嘛?”
“别嬉皮笑脸的,你说你这婚一离,咱家咋过?爹娘心里得多难受?”
听到刘新国提到刘玉田和张桂兰,刘嘉也收起笑容。
踢了一下脚边的土坷垃,这才重新抬起头。
“哥,这件事情我自己考虑过,还就得这么办。”
......
北屋。
秦春燕拉着郭晓燕坐到炕边,嘴巴张了好几次,这才开口。
“燕儿,刘嘉对你咋样咱们都知道,你们就这么离婚了,你舍得不?”
“我知道,这小地方留不住你,可是一听说你要走,我的心里就像被什么东西揪了一下子。”
“咱不光是妯娌,我还把你当成妹妹,你们要是离了婚,咱们可就不是一家人了,老刘家的两个燕儿,可就剩下我一个了。”
秦春燕也是个老实人,想到一句说一句。
其实秦春燕也不知道该怎么劝郭晓燕,一想到离婚,秦春燕心里就是浓重的不舍。
“嫂子,你别说了。”
郭晓燕声音哽咽,转过身去抹眼泪。
秦春燕是大嫂,是大燕儿,自己岁数小,是小燕儿。
每当妯娌俩走在街上,村子里的人都大燕儿小燕儿的叫着,就好像俩人是亲姐妹一样。
老刘家的人都把自己当成亲闺女一样对待,即便自己已经跟刘嘉开了离婚信,可他们对待自己跟之前也没有什么区别。
毕竟生活了将近三年,哪能没有感情?
可这个时候自己不能心软,以后还有大半辈子要过呢!
使劲吸了吸鼻子,郭晓燕努力在脸上挤出一丝笑容。
“嫂子,手续都办完了,不说这些了,你今天的衣服挺好看。”
秦春燕叹了口气,双手扯了一下衣服角。
“从小到大,就这么件体面的衣服,平常都压在箱底舍不得穿,今天要不是我爹生日,我也舍不得把它拿出来。”
秦春燕衣服上有很深的褶子,一看就是压了很久的。
不过,那白底小碎花在以黑灰为主的农村衣服群里,还是显得极为显眼。
一路上,有不少人盯着秦春燕看,现在郭晓燕又说起这件衣服来,秦春燕更是满脸的不自然。
“还是粗布衣服穿着自在,回去我就把它脱了。”
说着,秦春燕把一缕碎发掖到耳朵后面。
放在以往,郭晓燕肯定会鼓励秦春燕,可现在,郭晓燕拉着秦春燕的手,都不知道该说什么。
“嫂子,有些话我还是想嘱咐你,刚才我听刘嘉说,要致富,开厂子,他确实挺有想法的,可遇到大事的时候,你们也别忘了帮着出出主意。”
刘嘉的规划让郭晓燕震惊,同时郭晓燕也开始钦佩刘嘉的胆量。
但郭晓燕明白,自己用不了多长时间就要回城,肯定看不到刘嘉大展宏图那一天了。
真要开厂子,身边咋能没有自己能帮衬?
所以,郭晓燕想提前嘱咐一下秦春燕。
“你看,我说什么来着,你这心里不还是担心他吗?日子又不是过不下去,为啥要离呀?”
秦春燕的一句话让郭晓燕无言以对。
自己从什么时候开始关心刘嘉了?
以前,不管刘嘉说什么做什么,自己从来没有放在心上过。
怎么婚离了,要走了,自己反倒对他有感情了?
郭晓燕心绪复杂,最终无奈的叹了一口气。
这天晚上。
老二刘建业也回来了。
一家子吃了一顿团圆饭,可一顿饭下来,大伙也没有说上几句话。
晚上躺在竹床上,刘嘉依然在盘算白天的事情。
跟供销社合作这件事情赶早不赶晚,得尽快找李振和聊一下这件事。
大队里播种玉米已经完毕,用不了多长时间,活就上来了。
又是除草,浇地,又是捉虫,细算下来都没有闲着的时候。
一想到在玉米地里除草,刘嘉就开始倒吸凉气。
除草不累,怕就怕那玉米叶子。
哪怕轻轻的刮一下,胳膊上就会出现红印子。
一晌下来,谁的脸上胳膊上都得挂上些彩。
说痒吧,还带着点疼,疼里头又带着痒,别提多刺挠了!
真要到那时候,谁还有心思编篮子?
“吱呀”一声,刘嘉翻了个身。
土炕上的郭晓燕立刻转头,可惜,刘嘉并没有朝这边看过来。
张桂兰被吓得一哆嗦,急忙伸手顺着刘玉田的心口往下捋。
“他爹,你先消消气,有话好好说。”
同时,张桂兰还转头对着刘嘉挤眼。
“你这孩子也真是的,好好的说什么离婚,看把你爹给气的。”
张桂兰的意思很明显,让刘嘉赶紧说些好话,这件事就这么过去了。
刘嘉伸手搓了搓腮帮子,完全没有开口的意思。
旁边郭晓燕低头不语。
张桂兰心里咯噔一下子,今天要出大事儿了!
刘嘉心里却没想那么多,只寻思着,这顿小葱炒鸡蛋估计要吃不成了。
在西里村,刘玉田是出了名的好脾气。
尤其是在生产队干活的时候,累得两条腿都站不稳,都不带一句埋怨的。
今天却动了真火,当着儿子儿媳的面,连筷子都摔了。
“你别帮着他说话,这小子就是让我们给惯坏了!”
刘玉田心里的火气下不去,又气呼呼地来了一句。
张桂兰一边抹眼泪,一边数落。
“你说好好的日子不过,你这是添什么乱?”
“得亏你大哥跟二哥不在,要是他们俩在,有你好果子吃!”
“咱们老刘家可不行离婚!”
说着,张桂兰埋怨地瞪了刘嘉一眼。
老伴儿刚才的话,声音说得有些大,可理还是这么个理。
村子里要是谁家两口子离了婚,别说人们当笑话了,就连树上的麻雀都得跟着喳喳几声。
丢人呦!
郭晓燕心情复杂,面对这幅情形,也不知道该说些什么。
当着二老的面,刘嘉把事情挑明,说明他是真的已经想通了,要跟自己离婚。
可不知怎么的,郭晓燕就是高兴不起来。
又想到刘家人平日里对自己的照顾,郭晓燕心口像堵了块石头。
“爹娘,我先回屋了。”
勉强说出这句话,郭晓燕急匆匆地离开。
小南屋里只剩下刘嘉和老两口。
桌子上的小葱炒鸡蛋一筷子也没动。
刘玉田歪着脑袋,根本不看刘嘉,张桂兰的哭声也小了一些。
刘嘉挪了一下屁股下的板凳,再次看向刘玉田。
“爹,你先别生气,我知道离婚这种事情,说出去不好听,可现在咱村里离婚的也不少啊。”
“郭晓燕跟咱们不是一路人,她早晚地回城里,所以我想着趁早把这事儿办了,省得大家都麻烦。”
“这样一来也清静了,我有大把的时间孝顺你和娘,这不也挺好的?”
刘玉田闷哼一声。
“我还指望着你孝顺,我们早晚得让你给气死。”
话虽然说得难听,但刘嘉能够听得出来,爹已经不像刚才那么生气了。
跟郭晓燕结婚以前,刘玉田跟刘嘉认真地谈过一次,主要还是因为郭晓燕的家境。
刘玉田曾经说过,刘嘉跟郭晓燕不是一路上的人,怕他们过不长久。
现在刘嘉把刘玉田的话搬到台面上,刘玉田自然也不好反驳什么。
可想到儿子要离婚,刘玉田还是拉长了一张脸。
张桂兰有些着急,好不容易才插上话。
“儿子,那你们就这么离了,往后的日子可怎么过呀!”
刚一开口,张桂兰眼圈又红了。
刘嘉对郭晓燕怎么样,整个村子的人都知道,要真离了婚,被人戳脊梁骨不说,这后半辈子还能讨上媳妇儿吗?
“该怎么过就怎么过呗,这件事情我们自己解决,我就想着提前跟你们说一声,没想到,还是让你们着急了。”
说完,刘嘉像以前一样,死皮赖脸地笑起来。
着急归着急,可儿子到底是自己身上掉下来的肉,张桂兰叹了一口气,也不再说什么。
刘玉田站起身,习惯性地拍了拍裤腿。
“你们吃吧,我出去吸口烟。”
走出南屋,刘玉田拿了个板凳,坐到杨槐树底下,脚边放着一个小簸箕。
簸箕里头放着旱烟,上面还有撕好的纸条。
刘玉田面无表情,一手拿起一小撮旱烟放在纸条上,卷成个喇叭状,望着西墙吸起烟来。
这时,刘嘉正劝张桂兰吃饭。
“娘,你尝尝这小葱炒鸡蛋,香得很,我就等着你夸我一句呢,快尝尝!”
不管张桂兰愿不愿意,刘嘉硬是夹了一筷子小葱炒鸡蛋送到张桂兰嘴边。
张桂兰心疼东西,急忙张开嘴,一边吃一边埋怨。
“你这孩子,我吃自己不会夹呀,你也不怕掉了!”
说完,张桂兰赶紧咬了一块红薯面窝头,想就着嘴里的鸡蛋吃,那样子,好像单纯吃鸡蛋就像浪费了一样。
刘嘉看得鼻子发酸。
上一辈子,自己把心思都用在了郭晓燕的身上,亏欠爹娘的实在是太多了。
从今往后,自己一定要好好孝顺父母!
“儿子,你发什么愣,赶紧把燕儿叫过来,一块吃饭吧!”
刘嘉还想说什么,张桂兰已经拽起他的胳膊催促。
无奈地叹了一口气,刘嘉只好起身。
父母都是老实人,心肠实在,到了这时候都不忘记让郭晓燕吃鸡蛋。
将近三年,他们真的把郭晓燕当成了女儿一般对待。
晚饭刘玉田没有吃,郭晓燕也吃了没几口。
不过,刘嘉和郭晓燕要离婚的事情已经放到了台面上。
冷静下来以后,刘玉田和张桂兰也没有说什么。
两家的家庭条件相差太多,老两口都清楚,就像刘嘉说的那样,现在郭晓燕的父亲平反了,郭晓燕是留不住的,早晚得回去。
可想到儿子以后就是二婚了,老两口一宿里头也不知道叹了多少气。
刘嘉倒是睡得很踏实,一觉睡到了五点多。
睁开眼睛,刘嘉就开始做规划,今天还要考两科,争取早点考完回来帮父母干点活。
刘嘉一动,竹板床便发出吱呀一声响。
听到动静,郭晓燕并没有起身,而是继续闭着眼睛装睡。
如果自己猜得没错,一会儿刘嘉就会来到炕头,小声地把自己叫起来。
以往每天都是这样的。
有时候为了能够让自己多睡一会儿,刘嘉还会先蹑手蹑脚地洗漱,然后再来找自己。
郭晓燕的耳朵竖得直直的,听着刘嘉走出去,又听到外面洗脸的声音,一直等到完全没有动静。
将近二十分钟过去,刘嘉竟然没有进屋!
想到马上就要晚点,郭晓燕一骨碌赶紧从土炕上爬起来!
恰好这时刘嘉进屋。
“刘嘉,你干嘛不叫我!”
郭晓燕怒气冲冲,眼睛都要瞪出来!
西墙根下有一口辘轳老井,已经有些年头了,养了好几代人。
刘嘉打小就记得这口井,也不知道从这井里打过多少桶水。
转了两下辘轳,刘嘉很快就顺手了。
全神贯注地打水,丝毫没有注意到不远处郭晓燕的幽怨的目光。
打水的时候,刘嘉已经盘算好。
一会儿在灶台里加上一把柴,热一下窝头跟馒头,再炒个鸡蛋。
等到爹娘回来,就能吃上热乎饭了。
在生产队里挣工分也是体力活,他们又上了年纪,总是吃些硬邦邦的窝窝头,哪里能行?
想到锅里的那些红薯面窝头,刘嘉不由自主地跟后来的窝窝头比较。
那简直......不是一个档次。
现代的窝头又松又软,还有丝丝甜味儿。
可厨房里头的窝头不光硬,嚼起来还费劲,虽然里头掺了野菜,可依然硬邦邦的,毫无柔软感可言。
可没办法,这年代物资匮乏,家家户户都这样。
吃红薯面的窝窝头,也是为了饱腹。
不知不觉间,刘嘉又想到小时候经常唱的那几句。
“红薯窝头,红薯馍,离了红薯不能活。”
想想还真是这样。
“今天,咱就改善改善!”
说着,刘嘉一手拎起一桶水,毫不费力地朝厨房走去。
一桶水重量不轻,刘嘉古铜色胳膊上立刻出现几个肌肉疙瘩。
郭晓燕盯着刘嘉看,目光扫到刘嘉的胳膊上,翻个白眼,把头别向一边了。
可脑海当中,刚才那一幕怎么也挥之不去。
刘嘉一米八七的大个,虽然有些瘦,可身体很强壮。
夏天穿背心的时候,在太阳底下,古铜色的皮肤被晒得油亮油亮的。
胳膊上的肌肉疙瘩也是一股一股的,就像现在。
怎么回事?怎么想到这些了?
悄悄地摸了摸发烫的脸颊,郭晓燕匆匆忙忙进屋假装去看书了。
打好水以后,刘嘉放好干粮又在灶堂里放上柴火,接着来院子里忙活。
院子里有个小菜畦,里面种了小葱,绿油油的一片。
每次从生产大队回来,刘嘉饿得不行,就会拔上两根葱就着窝头先垫补一下。
今天晚上就用小葱炒鸡蛋,肯定香!
眼看着天快黑了,刘嘉也加快手头上的动作。
等到刘玉田和张桂兰回来时,刘嘉正好做完饭从厨房走出来。
“爹,娘,回来了。”
刘嘉抬头跟二老打招呼。
张桂兰一愣,看看厨房又看看北屋,说话的声音都压低了很多。
“你咋去厨房了?晓燕呢?没陪着她呀?”
刘嘉一听,自己都觉得臊得慌。
以前不认识郭晓燕的时候,自己的勤劳也是出了名的。
下地干活,回来做饭,哪一样都不误。
可自从郭晓燕来到西里村,刘嘉就像换了一个人。
眼里心里脑子里,除了郭晓燕就没别的人和事了。
把郭晓燕娶到家里,干脆做了跟屁虫,任凭别人怎么笑他,刘嘉都一笑置之。
自己的老婆自己不疼,难道还让别人疼去?
谁爱说什么说什么,管他们呢,他们那就是嫉妒!
时间一长,老刘两口子也不再说什么。
毕竟小两口过日子,不吵不闹,踏踏实实就行了,粘糊点就粘糊点吧!
可今天,张桂兰明显地感觉到了刘嘉的反常。
平日里都是自己回来以后做饭,今天这小儿子怎么破天荒地做起饭来了?
所以才压低声音问上一句。
刘嘉伸手揉了揉鼻子,笑着回答道:“那么大人了,又不是小孩子,陪着她干什么?倒是你们累了一大晌了,可得好好歇歇。”
张桂兰一听,鼻子都有些发酸。
旁边,刘玉田正在用脚蹭铁锹上的土,听到这话,眼睛也直了。
虽然没有问什么,可眼睛里的疑惑已经非常明显。
看到两人愣在原地,刘嘉再一次催促。
“爹娘,赶紧洗洗手,吃饭吧,我今天做了小葱炒鸡蛋!”
张桂兰一听就急了,一巴掌拍在大腿上。
“你这个混账小子,家里总共有那么几个鸡蛋,那是留给燕儿的,你咋给炒了呢?”
“谁吃不是吃啊?”
“你看你......”
张桂兰的话还没说完,刘嘉已经转身洗手去了。
北屋里。
郭晓燕把外面的话听得清清楚楚,心中又是一阵酸涩。
刘嘉,你这是故意针对我!
平常家里有什么好吃的好用的,你巴不得双手捧到我的面前。
现在,听说我要跟你离婚了,就这样对我!
这公证信还没有出,你就把我当成外人了!
郭晓燕越想越生气,眼睛没眨巴几下,豆大的眼泪便流了下来。
“燕儿,刘嘉把饭做好了,你洗洗手过来吃饭吧!”
张桂兰洗好手,来到北屋窗户底下叫郭晓燕吃饭。
郭晓燕赶紧擦了一下眼泪,故意装作自然地说了一声。
“知道了。”
四个人围在矮桌前,桌子中间放着刘嘉做的小葱炒鸡蛋。
小葱翠绿,土鸡蛋鲜黄,虽然盛菜的盘子豁了一个口,可丝毫不影响炒鸡蛋的香味。
感觉今天刘嘉有些不对劲,张桂兰的心一直在嗓子眼上提着。
郭晓燕心里本来就闷闷不乐,吃饭的时候,自然也就没多少话。
气氛有些尴尬。
刘嘉首先拿起筷子递给刘玉田。
“爹,别愣着,吃饭呀,鸡蛋凉了就不好吃了。”
刘玉田接过筷子,抬头看了刘嘉一眼。
张桂兰的眉头始终皱的,刚拿起个红薯面窝头,接着又放了回去。
“刘嘉,你咋回事儿?你是不是欺负燕儿了?”
“没有。”
“那是没考好还是咋的?”
张桂兰打破砂锅问到底,非要问出个什么来。
刘嘉也知道娘的脾气,要不跟她把话说明白,估计今天一宿她都睡不好。
岁数大了,心里装不下事儿,很正常。
刘嘉干脆把心一横,清了清嗓子。
“爹娘,告诉你们一件事儿,我跟郭晓燕准备考完以后就离婚。”
这话一说出来,刘玉田和张桂兰全都愣住。
刘嘉脸上倒没有出现什么异样。
这幅情形,自己早就想到了。
可接下来,却有些出乎刘嘉的意料。
“啪!”
刘玉田猛地把筷子在桌子上一拍,仰着脖子开吼!
“你个小兔崽子,你要反天呀!”
“长能耐了你,还离婚?”
“你是想让整个西里村的老少爷们儿,都戳老刘家的脊梁骨啊!”
刘玉田放慢脚步,顺带着从兜里掏出一根自卷烟。
“啥事儿?”
“爹,我想到了个赚钱的办法。”
刘玉田一愣。
“你没钱了?家里还有一些,回去我拿给你。”
最近这段时间,刘嘉跟郭晓燕往城里跑得勤,免不了有些开销,钱不够用,也很正常。
所以刘嘉提到钱,刘玉田本能地觉得刘嘉花出了亏空。
“爹,你想错了,我说的是赚钱路子。”
为了防止刘玉田多想,刘嘉顺带了又补充了一句。
“这两天我一直在想怎么挣钱,有一个办法,我觉得可以试试。”
听刘嘉这样说,刘玉田脸上也露出好奇之色,干脆把刚刚掏出来的烟又重新放回到兜里。
眼看着已经到家门口,刘玉田把手里的铁锹递给刘嘉。
“回家再说吧。”
“行。”
刘嘉回答得倒也痛快,拿着铁锹跟刘玉田一块进了家门。
刘玉田进门就舀凉水喝。
刘嘉把铁锹放到南墙根,接着又拿出了两个小板凳。
等到刘玉田把水喝完,爷俩才面对面坐起来。
“刚才你说有个法子,是啥呀?”
不等刘嘉开口说话,刘玉田突然又郑重地补充。
“三子,我可提前给你打个点儿,你赚钱行,可不能走偏路,咱们老刘家人,可不兴走歪门邪道!”
刘嘉跟着点头。
“爹,你放心吧,我说的都是正经路子,不光我要赚钱,我还得让咱们整个村子都赚上钱!”
刘嘉一开口就让刘玉田愣住。
这小子,口气还不小!
自己能不能赚得到钱还两说,他张口就把全村都带上了!
虽然有些欣慰,可在高兴的同时,刘玉田眼神当中还是露出担心来。
“那你倒是说说,你那是什么路子?”
“编篮子,还有筐,凉席儿啥的,但凡跟竹子有关系的,咱都用上!”
刘玉田没说话,脑子里却闪过那一片竹子。
“别的用学,但编篮子席子,在咱们村可是人人都会,根本不用教,如果这销路打开了,肯定能走得长远。”
刘嘉神情坚定,说话的时候一直看着刘玉田。
刘玉田思索着。
“你说的这些倒是真的,编个篮子啥的,谁都会。”
“对,现在都有人拿着竹篮子去街上换东西,还能换不少。”
刘嘉越说越兴奋,声音也提高了不少。
“所以我想着,把咱家的那些东西都买下来,然后去大城市卖!”
刚说到点子上,刘玉田一下子就急眼了,脑袋摇得像拨浪鼓。
“不行,你这要是被抓住了,咱家可就别过了!”
“你这是投机倒把,这犯法呀!”
刘嘉哭笑不得,耐着性子跟刘玉田解释。
“爹,这是做买卖,跟投机倒把不一样!”
“那也不能干不务正业的事儿!”
刘玉田一脸倔强,那样子,几头牛都拉不回来。
自个儿老爹是什么脾气,刘嘉心里清楚得很。
这个时候如果跟他犟,肯定是不欢而散。
但是,琢磨了半天的赚钱路子就这么被否定了,刘嘉又有些不甘心。
可总不能跟他说,再过两年,城里这种现象满大街都是吧?
没凭没据,话说出来也没人信。
之所以想抓住这个机会,刘嘉也是想到上一辈子进城以后遇到的现象。
正在犯愁之际,郭晓燕突然走过来。
“爹,现在公社那边有大集,很多人都换东西去,这不犯法。”
“那跟拿咱的东西,换些盐,跟醋啥的是一样的。”
“刘嘉这种做法就是扩大了一下规模。”
郭晓燕说话的声音很轻,不急不躁。
刘嘉感觉有些意外。
郭晓燕一向看不上自己,因为有着城里人的身份,郭晓燕总觉得自己是土里刨食儿的土老帽,她怎么现在帮着自己说话?
虽然弄不清楚郭晓燕的用意,但刘嘉还是跟着点了点头。
“对,我就是这个意思,爹,你听我把话说完,我把这东西集中起来,不是自个儿卖,是卖给供销社,让他们收咱们的东西。”
提到供销社,刘玉田脸上的神情终于缓和了一些。
郭晓燕也愣住了。
刚才自己认为刘嘉就是想折腾一下子,所以才帮着他说话。
没想到,他想到的合作对象居然是供销社!
刘玉田慢慢转过头。
“你是说,让供销社卖咱们的东西?他们能看得上吗?人家愿意出钱?”
“只要咱们的质量好,有销路,他们当然愿意卖,这样他们赚钱,也改善了咱们的生活,这叫一箭双雕!”
刘嘉说着笑起来。
郭晓燕重新打量着面前的刘嘉,总感觉有一些陌生。
刘嘉脸上的笑容充满自信,这跟以前讨好自己的神情完全不一样。
本来想着帮几句腔就回北屋,可郭晓燕越来越好奇。
最后,干脆站在杨槐树底下一块听起来。
听刘嘉讲接下来的计划,又是做调查,又是谈规格。
郭晓燕甚至还听到刘嘉讲如何跟供销社对接。
“咱们先弄几个样品,如果他们能够看得上,就批量生产。”
“在采购这一块,我觉得李振和能说得上话。”
李振和是供销社的采购,自己要做销售,这不天作之合吗?
刘玉田跟李振和吃过饭,自然知道有这么一号人。
李振和的职业好像还真的挺合适。
听儿子讲了这么一大堆,刘玉田只是感觉,在这件事情上,刘嘉是真的上心了。
“我还想着,往大了做,就开个厂子,咱们跟他们签合同!”
刘玉田再也坐不住,一下子站起来。
“你不是说要卖东西吗?怎么又成开厂子了?”
“开厂子才能批量生产,家家户户来回收,那是小作坊,不正规。”
郭晓燕暗自吸了一口凉气。
刘嘉,你的心可真大,真野呀!
刘嘉不说话以后,谁都没声音了。
但是刘嘉能够看得出来,不管是郭晓燕还是刘玉田,他们都在思索着什么。
“爹娘,三子在家吗?听人说今天三子跟张婶子吵架了?”
一阵脚步声传来,接着刘嘉便看到大哥刘新国。
刘新国身后,还跟着大嫂秦春燕。
见他们两个人过来,刘嘉裂开嘴笑了笑。
“哥,你咋听说了?今天你们不是没去上工吗?”
今天刘新国的老丈人生日,大哥跟大嫂也放了一天假。
可刘新国就休息了这么一天,刚回村就听到了惊掉下巴的消息。
刘嘉跟张大喇叭打架了。
刘嘉跟郭晓燕离婚了。